052024-11
中国氢能产业规模进展及趋势

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主要推动方为各大国央企及地方政府,同时民营能源化工企业开始增多。2023年国内如中国石化、国电投、国家能源集团、中能建等能源央企,旗下均有一项或多项万吨级产能的绿氢项目在建,中煤、中石油等央企也已展开大型电解水制氢项目筹划。同时,中国部分民营企业也开始推动绿氢项目建设,典型如赤峰市能源物联网零碳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。这些民营企业主要为能源及化工领域上市企业,还有部分为新疆、陕西等地的传统油气、氯碱企业。


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开始向万吨级绿氢产能迈进。2023年,中国建成了首例万吨级产能的绿氢项目,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;另有4项万吨级产能范项目、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等,均计划于2024年建成。此外,2023年中国新开工但尚未进行制氢装备招标的项目至少5项,如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、中石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等,大多计划在 2026 年左右建成。


2023年中国电解水制氢新建成产能及电解槽需求量实现翻倍增长.


2023年1月至12月,中国电解水制氢新增成产能(建成项目)约3.7万吨/年,同比增长约181%;截至2023年12月底,中国电解水制氢累计产能约达7.2万吨/年。绿氢项目产能的持续建设,推动2023年中国电解槽年需求量(在建项目)进一步扩张。2023年1月至12月,中国制氢电解槽需求量约1.42GW(不含出口量),相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约128% 。



图1:2021-2025年中国绿氢项目新增产能(吨/年)


图2:2021-2025年中国绿氢项目电解槽需求(MW)


从行业发展环境来看,2023年市场、技术、政策等3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突破人有利中国电解水制氢产业继续加速发展。


一是绿氢需求市场逐渐明确。2023年,国际上航运、航空等领域的强制性减碳政策逐渐出台,同时马士基、中远海运等航运龙头开始寻找绿色甲醇等低碳替代燃料供应,提供了绿氢的消纳方向。


二是制氢技术难题逐步被攻克,奠定绿氢项目规模化、商业化发展基础。一方面,2023年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项目建成投运,提供了首例规模化制、储、运、用绿氢的可行性样本;另一方面,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技术、氢电耦合技术等加速迭代,在波动性可再生电力制氢场景下的安全性、可靠性逐渐增强。


三是中国绿氢相关政策体系逐步细化完善,保障绿氢项目顺利运营。一方面,2023年国内氢能相关创新管理政策更多、更加具体,如绿氢生产“无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”等,打通了项目建设、投运的政策通道;另一方面,国内如陕西等开始出台绿氢补贴政策,缩减了煤化工等领域绿氢与灰氢之间的成本差距。


基于市场、技术、政策、国内项目规划与进展情况,以及绿氢将在交通、化工等各领域中的减碳作用,我们预测,中国电解水制氢产能以及制氢电解槽需求将持续增长:电解水制氢建成产能方面,到2024年年底,中国电解水制氢累计产能预计或将超过14万吨/年,到2025年底超过30万吨/年,到2030年底超过650万吨/年。制氢电解槽需求方面,2024年全年,中国国内制氢电解槽需求预计可达约2.7GW(不含出口);2025 年至2030 年,中国制氢电解槽需求累计达到近60GW。

分享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