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021-05
大力推广型钢应用 推动钢结构绿色发展

钢结构建筑作为具有典型工业化、产业化特征的绿色节能建筑结构,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提出,要发展智能建造,推广绿色建材、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,建设低碳城市。

型钢包括热轧型钢、冷弯型钢和钢管,广泛用于工业、建筑、桥梁、石油钻井平台等领域,在提高钢结构建筑工厂化、装配化水平和实现绿色建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以热轧H型钢为例,其截面形状经济合理,力学性能好,轧制时截面上各点延伸较均匀、内应力小,与普通工字钢比较,具有截面模数大、重量轻、节省金属的优点。相同截面负荷下,热轧H钢结构比传统钢结构重量减轻15%~20%。热轧H型钢与焊接H型钢相比,能明显省工省料,减少原材料、能源和人工的消耗,无需昂贵的焊接材料和焊缝检测,节约钢结构制作成本30%左右,且其精度相对较高,残余应力低,外观和表面质量好,工业化制作程度高。

我国型钢用于建筑行业虽有一定发展,但与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仍存在巨大差距。以2019年为例,全行业加工使用的钢材分为钢板、热轧型钢、冷弯型钢(含檩条)、钢管及其他共5个品种,用量最大的是钢板,占全部钢材品种的65%,热轧型钢仅占比16%,冷弯型钢和钢管分别占比6%和8%。总体来说,目前钢结构建设工程中仍以钢板材为主,型钢应用占比少于20%,远低于发达国家。

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:一是钢结构建筑构件、部品缺乏行业标准。产品规格不统一,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种类、规格尺寸繁多,不成体系,没有全国性、地区性或者行业的部品部件体系。二是当前国内大多数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体系,不能很好地将型钢用于钢结构建筑。缺乏面向工厂制造部品部件的设计思维,缺少对现场安装尽可能减少现浇作业、简易安装的装配集成技术体系路线。同时还有规格型号不全、焊接问题、供需不对等及设计院与钢铁生产企业的不对位等诸多原因。

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表明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郑重承诺。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,从全球来看,建筑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40%,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。加大型钢推广力度,建设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,是保障建筑业整体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措施,为实现国家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标任务提供有效支撑。

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也在大力倡导、推广绿色钢结构建筑,推动型钢的使用。2020年8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发布《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,加大热轧H型钢、耐候钢和耐火钢应用,推动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全面发展。在此之前的2020年7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《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》,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钢结构住宅设计、制作、施工、运营维护全过程,引导型钢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、制作企业就构件常用截面形式、尺寸和长度等进行协调统一,推进构件标准化,提高效率,节约成本,提升钢结构住宅整体建造水平。

型钢的推广与应用,还需联合大型设计院、制造加工企业、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,打破各方壁垒,建立沟通桥梁,开展深度合作,集全行业融合创新力量,来解决跨专业难题、疏通应用瓶颈。要努力提高钢结构构件标准化和产业化,推动市场需求,推进高性能钢材和型钢的实际应用,为“十四五”期间钢结构发展出谋划策,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,实现绿色发展。


来源:中国建设新闻网

分享至: